近年来,鼓楼区始终将推动企业上市作为夯实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的重要抓手,通过一系列精准举措激活企业上市动能。11月6日,由南京市金融服务中心与鼓楼区发展改革委联合主办的“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及股权交易辅导培训会”在鼓楼创新广场顺利举办。这场汇聚北交所、江苏股权交易中心、金融机构及区内专精特新企业的专项辅导,不仅是鼓楼区精准对接资本市场政策的桥梁纽带,也是该区发展改革委近年来持续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夯实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的又一生动实践。

截至目前,鼓楼区已成功培育境内外上市公司12家,建立42家拟上市企业储备库,在推动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道路上,交出了一份兼具“厚度”与“温度”的答卷。

政策筑基+梯度筛选,构建上市“储备梯队”
企业上市,政策先行。早在2015年,鼓楼区便率先出台企业上市扶持政策,累计发放上市、挂牌补贴超千万元,并协助企业申请市级补贴,直接降低企业上市成本,有效点燃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热情。在国务院规范奖励政策后,该区又迅速调整工作方向,从“直接补贴”转向“规范赋能”,针对企业股改、报辅、省股交中心挂牌等关键节点提供精准支持,确保政策连续性与合规性并行。
为破解“上市后备资源断层”难题,鼓楼区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了覆盖“交易所申报撤回、新三板挂牌、完成股改”等多类型企业的储备库,通过“摸排走访+动态管理”实现梯度培育。仅今年以来,已联合券商等专业机构累计走访拟上市企业33家次,对42家储备企业实行“分层分类”管理。将4家企业列为2025—2026年IPO重点冲刺对象,对7家近期获股权融资的科技型企业强化蓄力培育,为22家基础相对薄弱企业提供成长牵引服务,构建起“发现一批、培育一批、申报一批”的良性梯队。
资源搭桥+精准问诊,打通上市“服务链路”
不仅要让企业想上市,更要帮企业会上市、能上市。这是鼓楼区推进上市工作的核心思路。为打破企业与资本市场之间的信息壁垒,鼓楼区发展改革委打造“谈鼓论金”特色金融服务品牌,今年已成功举办“并购重组专场”“券商座谈会”等系列活动,覆盖近50家上市及拟上市企业,精准解读“并购六条”、科技创新债券、科创板创新层等政策,助力企业抢抓政策红利。更组织赴成都举办“蓉宁两地上市公司座谈会”,为鼓楼区内企业引入外部投资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此次辅导培训会不仅邀请北交所解读上市政策、江苏股交中心介绍专精特新专板绿色通道,还联动银行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更设置“企业问诊”环节,每家企业可充分阐述主营业务、财务状况及上市难题,交易所、券商、银行、政府部门现场答疑,为企业打通“上市最后一公里”。
破局痛点+聚焦科创,激活上市“增长引擎”
当前,鼓楼区内上市公司在科技属性与产业带动方面仍有优化提升空间。鼓楼区发展改革委将“聚焦科创”作为破局关键,一方面紧扣全区“4+4”产业攻坚方向,将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及基金投后科技型企业列为重点摸排对象,优先纳入上市培育库,目前储备库中科技型企业占比已超八成。另一方面,通过“基金投资”引育源头活水。鼓楼区发展改革委持续优化区级政府引导基金运作机制,加强与省市产业母基金、头部创投机构合作,重点投向早中期、成长期科技型企业。同时建立与已投基金及被投企业的常态化联系,推动被投企业将区域总部、核心业务或上市主体落户鼓楼。随着这批企业逐步冲刺IPO,鼓楼区上市公司结构将进一步优化,“链主”企业带动产业升级的集聚效应也将逐步显现。
从政策扶持到梯队培育,从资源对接至痛点破解,鼓楼区正以“全周期、全方位、全要素”的服务,为企业上市保驾护航。未来,该区将进一步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上市力量”,为南京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贡献更多“鼓楼动能”。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245号